#思维准备#为什么每个人都在说行为转变--或许我们要像他们这样思考

————————————————————————————————————————

本文编辑:曹蕾

————————————————————————————————————————

编者按:

如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干预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

我们对人们为什么这样做有着越来越复杂的理解。

这并不意味着改变行为是一门科学……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思考的。

人们是非理性的,但很多时候我们设计的东西就像是完全理性的。

视频链接:来自Dan Ariely的演讲,我们是否主宰自己的决定?

 

除了视觉错觉以外,还有理性错觉或者称为认知错觉,也就会有非理性行为。例如为什么有些国家有那么多人愿意捐赠器官, 而有些国家愿意的人是那么少?研究发现那些参加捐赠计划比例很高的国家表格上写着,不愿意参加器官捐赠计划者,请在方格打勾。 有趣的是,大多数人不打勾, 这么一来,他们就参加了器官捐赠计划。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限制,并且好好的去理解它应用它,那么我们便可以设计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你在启动哪个认知系统?

来自Daniel Kahneman在The Guardian的采访

 

Daniel Kahnema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在这采访中他谈了认知偏见如何影响我们决策的认知偏见。他出了两个认知系统,他把系统1的特点是:快速、自动、频繁、情绪、潜意识和直觉;系统2的特点是:缓慢、需要努力的、逻辑意识、批判、测验的。认知偏见的是帮助我们避免费心思考的心理捷径。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以下情境的时候:大量信息、没有足够的意义、需要快速行动以及记住什么。

Prochaska&Diclemente提出了跨理论的改变模型

也就是说:

知道不等于行动;

态度不等于行动;

意识不等于行动!!!

简单简单再简单

 

如果你想让人们吃更健康的食物,那就把更健康的食物放在自助餐厅里,使它们更容易找到,并且使它们尝起来更好。所以在每一次会议上,我都说:“让它变得容易。”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很容易遗忘。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行为经济学奠基者、芝加哥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