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背景:
普陀区教育局采购社会上的“中小学素养课程”以丰富区域内的学生课余生活并提升他们的素养。尽管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选择了类似“思维导图”这样的可以有助于学习的课程,还是有极少量的学校选择了“职业人生”“社会创新”课程。未爱教育带着由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开发的《职业人生》课程走近了仅仅只有17个学生(整个学校只有17人,是新建初中的第一个班级,预初大概12岁左右的孩子)的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普陀区实验中学。我们会给大家陆续的呈现课程为这个体制内暂时的小规模学校带来的。
给生涯一个定义,你会怎么说?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
学习的过程;
从开始工作到结束工作;
生活的悬崖!!!
同学们从时间、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等方面给到了对生涯的理解。而理解为“生活的悬崖”的同学则认为生涯要小心谨慎的规划生活,否则生涯就会掉进悬崖。
给生涯一个比喻,你会怎么说?
生涯就像悬崖,掉下去太危险(那个比喻对大家影响很深);
生涯像路,选择不同的路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生涯像分界线,把每个人分开;
实在想不出来更多的比喻了,那就看看教室里有什么,然后创造一个比喻解释原因吧!
生涯像一本书,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故事;
生涯像以为老师,我们表现好了会笑,表现不好就会生气……(第一次听到比喻成人的)
最后,一个害羞的女孩始终不发言,受像老师的比喻启发,我灵机一动,
生涯像一个沉默的姑娘,如果不去仔细听,仔细看,你就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课堂辩论:对每个人来说生涯都一样吗?
认为一样:
每个人的生涯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都要经历学习,工作和退休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经历的事情也很像。例如工作,就是找工作,然后不停的做升职……
认为不一样:
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啊,CEO是在办公室里打电脑的,建筑工人是在工地上搬砖头的(后来有同学指出,现在盖房子都开始用机器人了)。
其他同学补充如下:
认为不一样:
就找工作来说,有的人需要找工作,有些人是家族企业工作不用找都是安排的!
认为不一样:
尽管可能工作是被安排的,但是还是要经历寻找的过程,这个找的意思是确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在这个公司里哪些岗位是自己想做的。
竟然有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两方都有道理:
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范围和角度说,从最普遍的角度来说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深入到每个人就会不一样。(为这位开始从不同角度以及系统的思维开始思考的男孩点赞!)
为什么要学习生涯,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
“小小哲学家”:启发人生,就是到底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小小经济学家”:更早、更快、更好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小小教育学家”:告诉我们人生短暂,并且激励我们过好人生。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在课程中期待孩子们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答案。
生涯中的角色认知
我们展示了一张图片,请他们识别图片中人物的角色。在识别了显著的母亲、女儿和收银员之后,我们又请他们再继续说说还有哪些角色。对于那位收银员,有的同学说,可能也是个母亲;有的同学说,可能也是个女儿;最后有的同学说,收银员也可能是个大学生甚至其他我们想不到的角色。
接着他们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是有很多角色的,全职妈妈虽然没有从公司里面赚钱养家,但是照顾家庭是很重要的工作;即便没有走上社会,他们也可以开始拥有公民角色,为身边的人以及社区做贡献;自己的核心角色是学生,也有休闲的角色,只是童年时期休闲不是主要任务……
我们在课堂上还带着带着大家认识了生涯彩虹图这样有趣的认识和设计自己生涯的工具,下周来和大家分享孩子们的生涯规划。我们期待这样的生涯课,让孩子们更多的区认识了解生涯,设计自己丰富多才的人生。
特别鸣谢:
WE&I共同体的志愿者“老七”协助上课、拍照并记录下了孩子们的这些金句,和大家分享。感谢WE&I共同体的虎爸设计了社区共同体项目,我们有机会进入到这所学校。感谢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课程研发部的陈馨老师,我们有机会将这个好课程带给这群可爱的孩子。
课程中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