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受朵拉动画片的影响,童梦泽非常希望成为有魔法的人。她发现很多时候,有魔法是和一根魔法棒结合在一起的。她先是开始尝试在家里用各种材料做魔法棒。最常见的就是用一根铅笔,上面贴一个好看的贴画。见到喜欢的人就发一根。如果是遇到好玩的或者讨厌的事情,她就会拿出魔法棒,叽里咕噜对着我或者爸爸变魔法。
很快她就觉得这个假装的魔法棒自己都骗不了,不好玩。朵拉上面的魔法可是真的。于是她就缠着我们给她买一根魔法棒。有一次大概我们为了请求她快一点或者是做点她不乐意做的事情,就答应了买一根魔法棒给她。当然,后面我们尝试跟她说,魔法棒根本买不到。她非常伤心的哭了一次,说我们不守信用。于是我们开始有机会讨论,魔法是什么?
当她画出美丽的画的时候,我们会说,天哪,你难道会魔法吗?怎么画的这么漂亮。当她想要求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也会故意说,那我想想要不要用这个魔法吧!他爸爸还特意带她去看了一次魔术表演。童梦泽全程都是站着上看完的。回来的时候还时不时的给我们表演一次拙劣的魔术。
今天早上,她一个人玩了半天。做了一个手环,上面贴了一张贴画。告诉我说这是魔法手环,送给我的。然后又给了我一张,包贴纸的壳,说这是充满魔法的,如果魔法手环的魔法消失或者是变弱,就可以用这个来让它充满魔法。还兴致勃勃的给我演示了一下。
能够为自己喜欢的人做一点事情,让她更开心点,大概就是有魔法的吧!我家有个魔法小妹,童梦泽。


作者:
曹蕾
有超过8年的教育公益领域专职从业经历,先后为雷励中国、Aha社会创新学院、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效力。工作期间,三家组织都处于创业初期,积累了丰富的创业团队工作经验,以及从研究到咨询到实践的丰富经验。2016年底和伙伴们创办了致力于发展“关心品质”的教育机构“上海未爱教育”。
我们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关心自然。我们的业务是利用私董会教练技术、领导力技术、设计思维技术为开展四个关心领域工作的伙伴提供研究、咨询、培训业务。
关于未爱
21世纪的教育本质在于实现“人之为人”,同时也追求“共同生活”乃至“共善”(for the common good),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不仅要学习适合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技能 (competence),更重要的是,要将下一代的社会化“基因”从竞争意识为主导的“丛林法则”更换为以联结意识为核心的“雨林法则”,在这之中,由关心出发的关系变得极为重要。
然而已有的教育体系缺乏“关系性”,缺乏对“关心品质”的培育。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回归“关系性”,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驱动儿童和青少年在关心方面的驱动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和关心社会的人。
未爱教育,致力于打造基于研究的教育创新实验室,通过孵化公益产品,推动儿童及青少年的“关心品质”的发展,创造有爱的未来。我们以促进教育公益系统性变革为愿景,致力于成为研究、支持和实践更多的“关心”特质的教育创新。我们希望通过联合一大批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学校,教育局,企业以及社会人士,打破行业、专业和文化界限,推动协同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联合一大批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学校,教育局,企业以及社会人士,打破行业、专业和文化界限,推动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