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曹蕾

影响力和权利
咱们国家政府太强大,小老百姓的生计都得管还管的不错。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线下生活轨迹在家庭、工作、有限的能定期约饭的朋友之间转圈。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社会,或者社会成了消费的代名词。这样的结构不健康,我们的顺应“小社会,大社会”号召,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涌现。可是,这些社会组织是需要被严格监管,这个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图片来自网络
我开始意识到社会组织讲求影响力,在本质上是和商业通过金钱来获得权力,政客通过官位获得权力没有什么两样。而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追求影响力,和公知、大V、明星们追求影响力也没有本质区别。政府给到社会组织规范、监管的同时也给到相应的能力建设。我们个人的影响力规范、监管和赋能来自于哪里呢?这可能是个和教育密切相关的话题。
三种不同的影响力思考模型
“投简历”价值模型
投简历的逻辑是:在简历上写上自己做了什么什么闪光的事情,证明自己有什么什么能力,可以胜任贵公司的什么什么岗位的需求;亲爱的HR大人,请给我一个面试机会,非常期待为贵公司效力。
向决策者证明自己,通过各种证明推动决策者的决策。小到个人大到初创的公司找客户也是这样的,逻辑清楚、简单同时也很线性,只要有成功的概率,就这么干吧!
“猎头”价值模型
专业的猎头逻辑似乎是这样的,猎头中介清晰甲方市场需求,并且努力将需求通过评估指标,然后在指标上做一定的标准化。例如一个研发经理的需求,包括“工作年限”、“带团队时长”、“案例”、“上家的品牌”等唯独,然后设立相对可靠的标准。
基本上这个标准在一个工作领域内是统一的,无论是找工作的,还是猎头,还是甲方公司都有对话的基础。因为标准统一,流程正确,也就风险可控,决策更快。这个跟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做星级评估,以及各个招标时能拿出可靠的听得懂的数据说话是一样的道理。
做好了这些一家组织才真正的脱离了从0-1,同样在这样的思维下,组织管理也会走向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以及锤炼专业性的道路。
“多赢”价值模型
这个背后有个很深的逻辑是,致力于个人价值提升和促进组织价值提升是不矛盾的,甚至是可以相互促进的。除了个人价值、公司价值以外,更多的利益相关方价值可以被考虑进来,并且创造多赢。
这样的找工作可能是在自己喜欢的技术论坛上一直泡着,无私的贡献自己的才华;可能是像我这样不断的通过写文章分享对教育的看见,和各种各样对教育创新感兴趣的伙伴交流想法。我们单纯的喜欢这么做,觉得这种做法可以直接跟我的各种潜在的利益相关方即时的沟通。然后幸运的是,这些潜在的确实可以转化为我的甲方、我的用户、我的同伴……
影响力的更多可能性
我个人就自己的影响力的界定、评估和提升,有一个核心的想法是围绕价值创造的。我看到自己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需要作为一个“个人IP”去创造价值,因此在衡量价值创造的时候,更多的是去看谁参与了创造,和哪些具体的人发生了价值联结,创造的过程是否本身就是价值,价值是否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可能性对于其他人的影响。我希望在过程中更加凸显的是独特性对于他人和这个世界带来的价值。
也因此,我看到第三种的“多赢”价值模型是非常适合我的模型。这个模型具有活力,是不断发生动态变化的模型。我可以不断的获得反馈来升级自己的价值,同时价值创造过程中是很多智慧的共创。我试图通过完善自己慢慢的去透过我们的小小小小的公司,小小小小的社群来和更多的人链接创造更多关系联结方面的价值。
这是我从本场私董会的照见,欢迎大家持续交流。
影响力有关的书籍的笔记
影响力跟权力关系的一个论述
分享时代个人影响力的塑造
具体的影响力实现路径
影响力和注意力的关系以及策略
附录

活动回顾|我如何设定、评估、提升个人影响力?
作者:余霞

好怕记忆断片,赶紧用笔记录😝

我们的嘉宾在为大家记录带来的问题
👇👇👇
- 我如何在小而美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 如何连接更多的社群
- 如何获得投资进来
- 如何在AI时代下发展学习策略
- 如何策划一场职业人事获得尊严的网络谈话节目

认真思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一如既往的,我们需要在这些问题中,
选出投票数最高的2个问题
再由这两位“中奖者”对问题进行描述
投票选出今晚的案主得奖者
经历一番的“PK”
恭喜带来
👇
👉如何连接更多的社群👈
👆
这个问题的参与者获得本次案主宝座

我们在热烈的交谈ing
在充满信任和关爱的磁场之下,
案主真实的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我们针对案主分享的信息
讨论出他所面临的真问题如下:
👇👇👇
我如何更高效的连接社群?
我如何设定品牌背书和注入机制?
我如何清晰目标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我如何真实的了解别人的需求?
我如何看待志愿者投入产出?
我如何回馈志愿者的价值?
最终案主在我们的简述中
提出了他的真问题是
👇
我如何设定、评估和提升个人的影响力?
👆
我们给出的建议:
👇
孵化器的模式帮助中小企业成长
用人格魅力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先影响周边的人
在规模上,要区分商业、公益这两块
付费是可以带来大量信息的,是会有反馈的,付费越多的客户,越觉得你的价值越大
在活动中,除了案主有所收获外,
我们每一位参与者回到本身都有所收获
简单分享几个词
流程、优先级、聚焦
链接、专注、妥协
反思、客观、提升自己、定位

是不是看的不是很明白😝
想知道我们都收获了什么吗?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参与我们的下一期活动😄
欢迎大家扫码入群
关于我们
然而已有的教育体系缺乏“关系性”,缺乏对“关心品质”的培育。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回归“关系性”,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驱动儿童和青少年在关心方面的驱动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和关心社会的人。
未爱教育,致力于打造基于研究的教育创新实验室,通过孵化公益产品,推动儿童及青少年的“关心品质”的发展,创造有爱的未来。我们以促进教育公益系统性变革为愿景,致力于成为研究、支持和实践更多的“关心”特质的教育创新。我们希望通过联合一大批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学校,教育局,企业以及社会人士,打破行业、专业和文化界限,推动协同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联合一大批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学校,教育局,企业以及社会人士,打破行业、专业和文化界限,推动协同创新。
联系我们:
曹蕾
WeChat:15618365760
leona@wenet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