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在线培训,让更多老师开启PBL

编者按:
为了推行垃圾减量分类教育,在校园场景努力减少废弃物,自然之友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华基金、未爱教育在2019年度与6所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零废弃学校建设计划”。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是一所正在建设中的零废弃学校。
 
更多关于项目的介绍:未爱范例|零废弃挑战赛如何搭建展示平台,实现超赢格局?这个“零废弃达人挑战赛”是怎样让孩子成为ChangeMaker的?
申请加入零废弃学校建设计划的学校都将获得来自未爱的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简称 PBL)方面的支持。欢迎你来联系。
 
关心自然的未爱教育

你最近的一次高品质学习体验?

高品质学习体验和PBL有什么关系?

如何设计高品质的PBL?
跟你分享未爱教育为鼎太小学设计的
《项目式学习设计》在线培训
期待和你一起开启高品质学习之旅。

扫码关注我们的千聊直播间
无限回听培训内容

check in-“你印象最深刻的高品质学习体验”
培训的开始是,和老师们一起来思考什么是“高品质的学习体验”以及它跟项目式学习的关系。并借助心流理论和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让老师们轻松理解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高品质的学习体验背后有心理学理论做支撑——心流理论。当我们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然后沉浸在其中忘记自己的时候就会有心流体验。在这种状态下,本来没有多大信心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做的很好,甚至是说做起很多事情来都不费力气。
高品质的项目式是一次高品质的学习体验,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都更有可能进入心流状态。
 
“条条大路通罗马”之“罗马在哪儿”
如果请你来设计PBL项目,你会选择什么主题?如果是为你的孩子挑选,会有什么不一样?如果从你的擅长来挑选会有什么不一样?如果选择三种都可以达成同一目标,这个目标会是什么?

从“PBL的发展”、“PBL的定义”、“PBL的类型”等带领认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这里的罗马就是学习的目标:核心知识和成功技能。而更高品质的学习则意味着更高质量的PBL。
由世界各地百多名教育专家组成的研讨最终形成的高质量PBL的理论框架,为设计高质量的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指导方向。它以学生的经历来评估PBL,让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一个项目要能达到高质量项目式学习的标准,它必须在每个指标中有至少能被证明的内容。优先考虑这六个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PBL的起点。

辨析:是项目式学习吗?为什么?
为了能够帮助老师加深理解,培训中设计了辨析环节。辨析环节的案例都来自于鼎太小学教师的过往实践案例。通过辨析帮助老师更深入的理解PBL是什么,不是什么?PBL和主题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总结项目式学习的类型,即微项目化学习、单学科项目化学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类项目化学习。
设计思维,帮你从0开始设计一个PBL?
设计思维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完善,它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观点与理性和分析性研究相结合,以创造创新解决方案为目标。下面是设计思维流程的一种体现。

设计思维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测试和调整。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不断地进行迭代调整。不需要担心犯错或做得不够好,而是要敢于大胆突破,不断尝试更多可能性和快速迭代改进。
设计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非常强调收和放的工作。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富有节奏的过程,掌握它的节奏就可以轻松将设计落地。
行动指南
• 做,而不是说 
• 用疯狂的想法让你自己和大家惊讶 
• 完善他⼈的概念,成为“我们的”而不是“我的”
• 不要判断,一切皆有可能 
• 把概念产生和筛选分开
• 听!别人发言时不要说话
• 把你的概念变得可视化和具体化
• 玩得开心 
 
四步骤,完成选题设计

完成表格的四个步骤基本上你的项目式学习设计就完成了一半。有了这个表格之后,你就可以和同伴进行交流迭代。
两个tips
关于成果,我们不太建议做成研究报告。注意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的,而是指向应用的。但是对于演示PPT类的演讲报告,如果有具体的受众,而且真的考虑到这些受众的需要的也是可以的。
关于驱动型问题,在分析驱动性问题之前,我们把QuestionProblem做一个分类对照。

– Question:是需要被 “回答” 的问题,偏向于关于普遍性知识点的疑问,是可以通过别人告知或者自己搜索后直接回答的。答案基本上是标准的信息,有可能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

– Problem:是需要被 “解决” 的问题, 偏向于认识上的分歧、需要解决的情境,需要学习者进行分析、组合、实践后,才能给出 “自己的” 答案。

驱动性问题一般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这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复杂的,现在没有答案,或者说没有准确的答案。是需要学习者去进行分析、组合、实践。而这个过程是指向高阶认知的,也是高品质项目式学习所需要的。
 
真正的挑战: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
要想更好地实现项目式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面对一个思维挑战: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
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的潜能,相信通过掌握方法和逻辑,不断练习坚持,假以时日,就能取得进步和成就。更重视的是努力和自己比较,尝试不断地去突破。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通常只相信天赋智力,并认为这一切都不可改变。总和他人比较希望得到认可。如果不作出改变,这样的思维模式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成长性思维或者纯粹的固定型思维,每个人都是混合体。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多多去转变自己展现出固定型思维的那一面。

下期预告
项目式学习设计深入–结合“疫情之下”教学案例
 
期待你的转发、反馈、合作邀约等。
任何关于活动的设计解释,敬请咨询。
曹蕾 15618365760(微信号同手机号)
更多赋能支持文章案例分享:

攻略分享 | 在班级群中开展“病毒主题”PBL

设计一个PBL项目,认识病毒星球(内文包含一个简单易行的模版)

青色思考| 项目式学习如何捕捉“驱动型问题”?

青色思考|PBL教师培训中的三件小事

跨越千山万水,只为遇见投身零废弃实践的那个你

未爱范例|零废弃挑战赛如何搭建展示平台,实现超赢格局?

关于我们
 
未爱教育,致力于打造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创新实验室,推动儿童及青少年的“关心品质”的发展,创造有爱的未来。我们以促进教育公益系统性变革为愿景,致力于研究、支持和实践更多的“关心”特质的教育创新。我们支持教育回归“关系性”,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驱动儿童和青少年在关心方面的驱动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和关心社会的人。